为主题,五位院士齐聚副中心,分享科技创新、生物医药发展、智慧医疗等领域的研究前沿,设有院士论坛和胸部肿瘤、血液疾病、创伤急救、健康科普等十余个专业分论坛,千余名医学专家、优秀学者、企业精英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临床医护、医疗卫生管理人员共话医学前沿,贯通产学研链条,共同推动激活京津冀医疗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马丁、张英泽、王俊、赵铱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高光明;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陈宝剑;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宇;北京市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区委常委、副区长吴孔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翔宇,区政府副区长,红十字会会长董明慧,区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金文岭,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管理委员会主任高炳仰;河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党组成员、副主任牛兴元等领导嘉宾莅临大会。北京市各兄弟医院领导;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青岛医院、怀来院区的领导;京津冀各级各类医疗服务机构代表;论坛协办单位主要领导和医药卫生产业的优秀企业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体党政领导班子,临床、开云注册入口医技、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及本院员工、进修医师、学生代表等1100余人参加论坛。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开云注册入口中国工程院王俊院士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西直门和白塔寺院区为“一体”,以通州院区和雄安院区为“两翼”的空间布局,正是对北京“一核”引领,雄安新区与城市副中心“两翼齐飞”发展蓝图的生动实践。通州院区作为“两翼”中的关键一翼,以“国家战略使命承载者”的担当,正在经历从“规划愿景”到“国家标杆”的蜕变。2025年是医院建院107周年,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的开局之年,医院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陈宝剑表示,北大医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推进“医学+X”战略,在医学教育改革、智慧医疗创新、临床科研攻关等核心领域持续发力,交出科教融合、医工协同的亮眼答卷。北大人民医院忠诚履行“党办的医院让党放心,人民的医院让人民满意”职责,在医、教、研、管等领域取得了瞩目成绩,通州院区高速发展,不断发挥优质医疗资源带动辐射作用。今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入新十年征程,希望人民医院继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护佑人民健康,助力城市副中心发展,为促进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北京市通州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紧抓医产协同发展机遇,优质医疗集聚效应凸显。作为通州区9家三级以上医院之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已为超百万人次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成为京津冀区域重要的健康保障力量。医院牵头成立京津冀医联体联盟,推动三地百家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专家资源共享,助力区域医疗水平提升,为医产协同提供了更多区域成果转化场景。通州区将全面提升工作标准,为医院建设和医疗健康事业发展做好服务。期待医院继续发挥示范作用,携手各界推动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健康成为大运河畔的永恒基因!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北京市医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宇在致辞中肯定医院在智慧医疗、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及京津冀协同中的示范作用。本次论坛汇聚产学研界共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深度响应国家战略,必将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并提出三点期望:聚焦临床需求攻关核心技术、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站位,全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以患者为中心提升服务品质;依托通州院区,深化京津冀“健康廊道”建设,推动优质资源普惠共享。期望人民医院为首都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及京津冀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多“国家队”力量。
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血需求持续增长、公众无偿献血意识逐步提升,科学用血、合理用血成为推动医疗安全与效率并重的关键课题。如何在保障临床供血的同时,推动用血观念转变、优化血液资源配置,成为医学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关注方向。
多位行业专家共同发布倡议,呼吁社会各界强化献血责任意识,推动科学用血理念深入人心,携手构建高效、安全、绿色的用血新格局。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高光明指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在无偿献血与科学用血领域作出卓越贡献。医院连续21年组织职工献血,并创新开展胸腔镜微创等节血技术,推动血液资源高效利用。期望全民参与生命接力,以科技赋能构建智慧血液管理体系,深化患者血液管理创新。期待本届论坛凝聚更多共识,推动精细化管理贯穿献血用血全链条,让医学温度在热血传递中生生不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依托大运河医学论坛这一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持续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医学发展,进一步联动区域内科研、医疗与公共健康力量,推动优化血液资源配置,为提升全民健康获得感与区域医疗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论坛还举行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河北省百家县级医院医联体签约发布仪式”。
签约覆盖河北省内百余家县级医院,双方将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远程医疗、双向转诊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建立起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常态化机制。
此次签约标志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充分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引领辐射作用,将优质医疗资源将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推动实现区域内医疗服务能力的整体跃升,助力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在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和同质化服务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主论坛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围绕医学科技创新、国家战略与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及AI医疗等方面作主旨报告,聚焦学术高点,引发思想碰撞,推动拓宽面向未来的探索路径。
中国工程院马丁院士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主题报告
院士们立足各自研究领域,从理论到实践、从技术到战略,多角度解析医学发展的关键议题,为大家带来一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学术盛宴。与会人员表示,院士们的前沿洞见不仅帮助更新了行业认知图谱,更锚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坐标方向,让大家深感启发、倍感振奋。
主论坛后,胸外科、创伤救治、血液病、妇产科、心血管内科、开云注册入口腹膜后肿瘤、泌尿外科、风湿免疫与创伤骨科、病理科、血管外科、骨与软组织肿瘤、全科医药学与医养结合、健康科普等十三个专业分论坛开启。中国工程院院士、众多行业领军“大咖”分别就各自领域的热点及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与会人员交流近年来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面向未来,医院将以本届大运河医学论坛为新的起点,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阶段新需求,进一步深化区域协同、医产融合、科技创新协同发力,不断探索现代医院管理新路径,推动医学成果转化与产业落地协同共进,为打造国家医学科技创新高地、促进区域医疗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人民”智慧与力量。
培育医药健康新质生产力为“健康中国”战略在京津冀落地成景提升全民健康获得感交出一份满意的“人民”答卷!